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其融资难题始终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命题。2024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相关部门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制度创新,更成为金融监管总局履行监管职责、彰显监管效能的 "立局之战"。通过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打通资金流通梗阻,该机制在短短八个月内取得显著成效,既体现了新时代金融监管的温度与力度,也奠定了金融监管总局在基层金融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传递出的政策信号显示,央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核心抓手,协同推进风险防控、结构调整与高水平开放,形成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合力。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高效摸排融资需求,畅通信贷资金直达渠道,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帮助小微经营主体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发展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中国证监会持续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5年以来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朱鹤新、曲吉山、宣昌能、陆磊、陶玲、邹澜出席会议。
2025年8月1日,北京农商银行致乡亲们的一封信,在密云等暴雨受灾地区引发广泛共鸣。这封饱含温度的公开信,不仅精准回应了受灾群众在金融服务上的迫切需求,更以务实举措彰显了地方金融机构与民众共渡难关的责任担当,成为特殊时期金融服务 "人民性" 的生动注脚。
6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939.5亿元。国债发行15903.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1753.2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738.7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4257.3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47.2亿元,同业存单发行34569.3亿元。
七月下旬以来,中国金融行业迎来密集人事调整,银行、保险、信托等多领域机构完成关键岗位更替。在这轮人事变动中,以 "80后" 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加速跻身核心管理层,马强、林静强、孙艳丽、薛咏贤、孙敏、卓志、丁峰、管星、马永丰、刘智勇、侯晋、白平、齐君、王大军、祝小芳、王宏岩、石运福、陈诗一、苏林、王刚、余宏、靳超、张成喆、张龙、王晓航、毛剑辉、陈德华、毛文利、林恩焕、崔传波等一批青年高管的任职资格集中获批,标志着金融行业管理层代际更替进入新阶段。
7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中央汇金受让财政部持有的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0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央汇金持股比例达55.9%,成为控股股东,财政部则彻底退出股东行列。这一变动标志着我国农业再保险领域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9:2的投票结果,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继续锁定在4.25% 至4.50%,这是自今年1月以来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此次会议不仅延续了政策的稳定性,更因30多年来首次出现两名理事同时反对的局面,以及美国政治力量对货币政策的持续施压,向全球金融市场释放出多重值得警惕的新信号。
7月30日,工商银行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 “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的明确要求,这一表态不仅成为该行下半年经营部署的突出亮点,更折射出国内银行业在高质量发展转型期的战略调整方向。作为资产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的国有大行,工商银行的这一举措或将重塑行业竞争生态。
7月27日至29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赴西藏自治区调研,围绕金融支持西藏高质量发展、做好重大工程项目金融服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等,与地方党委政府座谈交流,并看望慰问基层干部职工。